女人要小心!容易做错决定的一个瞬间
文章分类:恋爱物语 发布时间:2023-03-30 阅读: 815
标题对应本专题:女人容易做错决定的一个瞬间——在能量很低的时候,做的决定往往都是错的。如果你喜欢今天的问答,欢迎点赞、评论、分享告诉我哟。
01
关键词:“你早点嫁,腾出房子给你弟弟”问:我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里,我是长女,下面有两个弟弟。
到目前来讲,我是我们三姐弟里面发展比较好的。
在5年前,我借着这个事开口跟家里要了首付。
我自己的看法是以合作的形式买一套房子,是我一个人的名字,我自己供房,我爸妈给首付。
但在我父母的眼里,这一套房子是他们的、不是我的,按我爸的原话讲:“这是我买的房子”。
那时候,我很需要这套房子给我安全感。
因为我当时处在一种有点抑郁的状态,感觉在家里也得不到我想要的存在感。
我通过各种努力工作有机会可以供一套房子,就很大胆地跟我爸提了这个要求。
我妈也说我们家需要这套房子,难得有机会可以供一套市区的新房。
买下来之后一直放着,因为我没有钱装修,其次是因为暂时用不上,加上当时也有过一些矛盾。
买下来之后,很多次在聊天的时候,我妈都会说:“你早点嫁出去,房子不大,嫁出去了你弟弟才有房间睡觉,我和你爸一间房,你两个弟弟一人一间房。”
我感到很委屈,也会很生气。
我那时候我开始比较硬气,觉得我已经慢慢得到我想要的安全感了,可以不需要这套房子给我安全感。
我就跟我妈说:“那行,把房子过户走,你要挂谁名下,谁要接手都可以,我都ok。”
因为我们家没有一个小孩可以接手这套房子,只有我能承担,我弟弟他们还不上房贷,就不吭声了。
我今年年底准备搬去新单位上班,当时房子就买在我新单位附近,就是奔着这个目的买的。
这几年经过成长,我感觉跟原生家庭已经和解了好多,我就很开心说“我们准备要搬了,要不装修吧”。
在跟我爸提的过程中,发现壁垒还在,只是没有以前多,一些大的壁垒还是在的。
如果说以前房子像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一块浮木,我现在学会游泳之后,这块浮木我可以放掉,但也会觉得有点不甘心、很生气。
最近一次吵架是上个星期天,两个人对吼。
我爸很生气,因为他跟我妈不喜欢动物,而我是一个养了10年猫的人。
我以前想要走专业的养猫路线做兼职。我花了很多时间、心思在上面,但我不怎么跟他们讲。
我后面走不成,回归到了普通的养猫人上。
习惯了家里有宠物的环境,我是不会放弃的。但我爸妈很讨厌猫。
他不想要新房有猫,一开口第一句话就是“你赶紧把猫给我扔了”,没有任何商量余地。
我也没有商量余地,这件事情没得谈。
我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,有一个曾经消失过且暴躁的父亲。
在养猫这个事情上面,他们两个会延伸出很多东西出来。
比如我爸说不让我养猫,我说都有感情的了,他就吼:
“你养了9年,你有感情,我养了你30年,我跟你没有感情?”
他很委屈地跟我妈就吼到这一句话,他看着我不讲话,吵架的时候就对着我妈吼。
我妈也是这么说的:“我养你30年了,你新房子装修了,你养猫,我就没有地方可以去了,我想去你那边住一下都不行。你就只要猫,不要父母了?”。
答:关于上述个案,我想从两个方面分析:
第一,思考。
女主这套房子来历的起心动念有问题。
这套房子像是家里的另一个孩子,是家里的“房老四”。
女主当初为了自己的安全感、为了爸妈的面子,促成了这个孩子的诞生。
但每个人和它都不相应,就显得很怪。
这些让我有一个觉察:我们在能量很低的时候,做的决定往往都是错的。(本文标题出处)
不要因为安全感不够去买房,更不要负气说“我现在就可以把这个房子扔掉了”。
女主需要认真地了解当地的房地产行情,这套房子作为一个投资品或者自住品到底有多少的价值,该止损就止损,该卖掉就卖掉,该拿下来就拿下来。
如果女主经过评估之后,这个房子确实是一个值得拥有的资产,可以给爸妈打个借条,就说:“房子首付是我向你们借的,这个房子我来处置”。
名义上是欠父母的债,但没关系,可以慢慢还,至少房子可以自己安排。
这叫责权利清晰,也就是责任、权力、利益清晰。
这套房子有一个真正为它负责的人,涨也是个人的,跌也是个人的,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,不会有纠缠不清的情况。
但是,前提是它是值得的。
如果不值得,再过3-5年房价还涨不了,就要想一下:是不是要保留它?
女主现在每个月的房贷再加上房租,其实永远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。
这套房子作为一个投资,对每个人来讲,如果不能帮助自己实现人生最主要的目标,它就是巨大的拖累。
而且,会让女主的家庭成员永远在争夺权力,这是家庭的内耗,不是家庭的增值。
房产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东西,是一个资产,是整个家庭的压舱石。
它不应该是为了面子,也不应该是为了争夺权力。
从这一点来看,这套房子的定位就出现了巨大的问题,要把它回到本身的位置。
所以,女主可以思考两点:
1)这个房子作为投资品能不能增值?
2)自己住进去,有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高能量的房子?是否喜悦?
装修好之后,如果住进去后每天都很开心、有更多的能量赚钱,就按照借条的方案来。
女主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,直到赚钱能力变强,很快能把房贷还清。
总而言之,就是要么投资,要么在自住定位上与它连接,否则这个事情就回到了一种拉扯。
第二,策略。
上述故事,不管是女主的父母还是她自身,几乎所有人都在为面子活着。
通俗来讲,就是争一口气。
女主有上中下三策。
1)下策:不要面子,只顾里子。
女主缺乏做恶人的勇气,既想得到好处,又不愿意当坏人,更不愿意跟父母之间发生巨大的冲突。
女主要尝试去做一个“狠心的好人”,或者更直白地说,就是当一个彻头彻尾的“坏人”,即心要狠。
女主现在就是不够心狠,在磨磨唧唧。
如果女主心狠一些,早就带着猫住进去了,能把她怎么样?
女主现在就是一个软柿子,谁都能捏两下。
女主要知道自己是个有房有猫的人,在这件事里根本不用怕。
首先,女主在最主动的位置上;
其次,房子在自己的名下,又和自己上班的地方最近,就豁出去当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。
坏到什么程度呢?
就是“巧取豪夺”,从爸妈那里拿首付,带着自己的猫住进去,连钥匙都不给爸妈一把。
女主可以想象一下,当了这种坏人,至少自己很爽,无非就是让爸妈痛苦、让两个弟弟痛苦,但自己一个人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好过现在,自己很不爽,父母很不爽,弟弟也不爽。
当然,这是下策,是最差的情况。
做事永远不要三输,也不要双输,我们要做到:
要么让别人爽,要么让自己爽,总得有一个人爽。
我不是要让女主当坏人的意思,但现在女主既对自己父母下不去手,对弟弟下不去手,对自己也下不去手。
这样的“心软”举动,只会让事情成为一团浆糊,所有人都卡住了。
与其这样,还不如一刀斩乱麻。
2)中策: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。
如果女主既做不到我说的那样,没法狠心对父母,也没法狠心对弟弟,至少应当争取自己的应有权益。
什么是应有权益?
就是你每个月都在还房贷,你也是这个家的女儿,凭什么三个房间里就没有你一个房间?
这件事情,是不合理的。
如果是我,至少要在这里争取一席之地。
比如把三居改成四居,就不要厨房了;或者改成群租房,把四个房间全租出去,一个房间租800块。
我见过城市里有一些人就是这样,比如北京胡同院,一个四合院挤了一二十户人,因为所有的人都为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大家恨不得原先院子里有个养羊的羊圈,5平方米也要支一个小屋住在里面,就等着拆迁。
如果实在不行,把房子卖了,然后把首付款还了,自己拿回来。
又或者让父母补利差,重新买房子也可以。
但不管是把房间争取了,还是把应有的利差争取、把钱拿回来了,至少是维护了自己的应有权益。
所以,在中策而言,如果做不到一个狠心的人,至少做到维护自己的应有权益。
3)上策:让自己有出息。
女主可以花两三年时间,通过创富或者其他办法让自己有钱,把父母的首付还了。
以后可以留一个客房,父母愿意来住就来,不愿意来就空着。
把钱连本带利还了,父母也就说不着女主。
甚至可以现在向别人借钱把首付的钱还了,这也是一种方式。
但不管是哪一策,女主终究得走出一步。
现在这个房子和猫只是一种现象,里面的核心本质是:女主在这段关系里终究意难平。
我能感觉到女主在与我们对话的时候,始终在分析、始终在纠结“爸爸妈妈是不是更爱弟弟”或者“对弟弟更好一点”。
显而易见,女主的父母就是重男轻女的,女主要承认这一点,不要想着去改造自己的父母。
所以,不管女主采取哪种行动,核心本质是不能卡在那里。
我再讲个更本质的,这套房子是一个能量漏洞,女主和父母花了很多钱在这房子上,结果所有人都不满意。
现在这个局里,所有人都不满意,就是所有人都输了。
既然这套房子成为所有人的心病,还不如处置了,把漏洞补上。
祝福女主~
原生家庭的伤痛没得到治愈,会直接影响成年后的情感状态!
如果你从小受父母打压,长大后缺爱缺安全感,导致在感情中也卑微讨好,渴望伴侣填补你爱的缺失,却发现越渴望越得不到。
那你可以来学习,让你摆脱自卑、缺爱、内向高敏感,接纳自我、改善低自尊、提升能量!彻底解除父母带给你的错误模式,疗愈创伤,重新构建属于你的幸福。
用一件衣服的钱,学会和母亲健康相处。当你摆脱原生家庭伤痛,全世界都会来爱你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