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会接受男朋友说“只恋爱不结婚”吗?
文章分类:恋爱物语 发布时间:2023-02-24 阅读: 725
看了下《展开说说》这个综艺,李诞跟几个常驻女嘉宾聊到结婚这件事。
李诞说不会再结婚了,太难受了,试过一次就够了——入场后打哈哈二十分钟,只有这个话题让他放下了嬉皮笑脸的防御,流露出真实的痛苦。场上就有人说,那之前在脱口秀大会,看杨蒙恩当众求婚,你也哭了呀。
他说,对,是感动,敬佩,觉得杨蒙恩能那么做“太帅了”。
但是他也说自己不会那么去做。“生活又不是拍戏,你在那一个时刻很高光,然后导演喊【cut】,就可以了。不是的,后面还得「继续」,这个「继续」,就是最可怕的地方。”
很奇怪,相比起对着李诞“不想再结婚”的这几句话义愤填膺、为女方打抱不平讲他“就是不想负责任”的网友,我更能理解……逃跑的李诞。
不是我多么支持他,而是两相对比,我觉得,网友实在没必要,一边动辄“婚姻是对女性的束缚”(这个话题今天先按下不表),另一边无差别讨伐所有想从固定婚姻关系中跑开的男性,如果说杨迪是辜负了一个他许诺过婚姻的女友,李诞则是,根本已经跟渴望婚姻的女友尝试过了。确实失败了。然后现在单身的他,决定不再结婚。
我是不觉得有哪里不对……
我也格外理解所谓“「继续」才是最可怕的地方”,婚姻确实是一个挑战。
求婚是激情、是高光,婚后呢?
把你和一个你或许了解、或许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人高度捆绑在一起,之后的几十年你们需要一起迈往前的每一步,这不是挑战吗?就像两人三足,正常走路你不会害怕,绑着另一个人你难免胆战心惊,只有默契绝佳的队友能从中获得加速的合力,而一个几秒钟的开小差、一个步伐不小心抢先或者落后,就可能摔得鼻青脸肿。
而即使你找到了让你足够信任的队友,跟他开开心心绑定一生,柴米油盐也够磨人了。很多人高估了自己对柴米油盐的忍受程度——今天看到一个视频,一个婚后妇女在情人节收到了丈夫520元的转账,很快开开心心地拿来交了水电费和燃气费,评论区一片怜悯,“她这样好可怜”,而我只觉得荒谬。如果说我们普通人,远远没有到财富自由不染凡尘的地步,这些看起来琐碎、小家子气、不“高档”的事情,难道不是成家过后每一天都要面对的日常吗?
只是单身的时候你还能拿着不高的工资做到小范围内自给自足,甚至小范围奢侈,可要是结了婚,那就是你们俩正儿八经、一点不能糊弄的真实经济基础,在跟这个社会讨要生活了。
那可就是没有一丁点粉饰的成年人的真相了。
不想结婚可能是因为,不想跟另一个人高度绑定地直面最真实的人生。
反正婚姻本质就是如此,极爱自由又有资本一辈子矫情的人还真就可能终生不婚了。(冷知识,说“不想结婚”的李诞身家过亿)
但这个问题对普通人…就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。
我有个朋友A,跟她男朋友在一起十余年,尚且没有开始准备结婚。
他们感情很好:无话不谈、互相信任、有好东西就想要给予对方全部,在对方的低谷期也坚定地支持对方。
多年以来甜蜜如初。而有好几次,女生都告诉我:她设想过被求婚的场景、她跟男朋友认识能把婚纱照拍得很有灵气的摄影师,他们商量了会在下一个纪念日领证。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,我依然没有从她口中听到任何订婚或结婚的消息。
但甜蜜恋爱依然在谈。
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,我发现,我一方面确定他们很爱对方,另一方面又忍不住跟几个朋友讨论“他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”——我觉得这种「非得有一个终点」的观念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我的俗气,而我的俗气,又非常精准地跟如今婚恋问题上矛盾的舆论场相对应:
当不婚的故事没有特定的主人公时,那大家都会说“爱就爱、没必要结婚,又没好处”,盛赞这种先进的亲密关系;但当故事有特定的主人公,是你,是你身边的朋友,是某个你关注过的明星,恋爱多年没有迈入婚姻殿堂,那么所有人都会想问: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
你们看,如果完全不考虑结婚,完全抛开世俗的东西,比如那张证书,那朋友A得到的已经是真爱了呀。但是今天,为什么我们隐隐还是觉得,A的男友对她“不是真心”?如果是真心,那就该——“给她她想要的答案,带她走进婚姻”。
俗人的爱好像确实需要一个结果。世界上确实有丰富多彩、极度不受限的关系,天生挚友、灵魂伴侣,确实存在,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里主人公浪荡一生,到暮年熬走了心上人的老伴,才得到跟她同游的机会,多么击穿命运的关系——但是俗人的人生似乎又没有那么多成本可以付出去探寻。
一个东西被说俗、被说“没必要”,却依然在实际生活中被大部分人需要,并不能说明这个东西多好,或者多坏,但能说明这个东西确实映照出许多人无法克服的平庸、弱小,包括你我。
真正强大的人的确不需要婚姻,但要抵达那个“强大”,的确是一条漫漫长路。
最近上野千鹤子跟北大up主的聊天视频在网上掀起很大声量的讨论。全嘻嘻,一个婚姻在我看来很失败的up主,天真地问上野千鹤子:“为什么不结婚,是不是受到过男人的伤害”。
她为了这段婚姻,放弃原本的丁克打算,更改自己的日程配合老公的x需求,都如此卑微,我以为她这种「劲劲儿」的精英女性,至少是找了个同样清北出身的“队友”在较劲,不是的,跟一个复读几年上二本的普通男人,切磋多年。
但都拥有了考上北大又读研的学识,依然觉得不能接受“没有婚姻”的未来(我大胆开麦:不然就会在发现找不到势均力敌的另一半后坚持不找,而不是向下兼容),啊,可是迈入了婚姻,自己有学历,有事业,也蛮有钱,婚后照样这么多一地鸡毛的屁事破事。
我不是要批评谁,只是想说人也真的太难免俗了,婚后说出娇妻发言的全嘻嘻被全网骂惨,但我们假设,有另一个更年轻的全嘻嘻上网讲,自己相恋八年十年的男友不肯领证,大家是不是又会讲,怎么能这样,及时止损,“要找一个对自己负责的男人”。
多年前她可能跟许多人想的一样,爱不爱的,不重要,但婚姻,得有。
当年她踏入这段婚姻的时候,一定觉得自己逃离了某种她所以为的失败吧。